中国共产党新闻网>>综合报道
分享

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坚持党建引领推动村集体增收——

167个“百万元村”的致富密码(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)

本报记者 吴储岐

2025年09月30日08:16    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222

点击播报本文,约

  “这是我们合作社生产的香包,材料是纯棉布,内里填充中草药,纯手工缝制,请大家多多支持……”镜头前,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台头镇北孙村党支部书记张富军已经连续直播4个多小时,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订单,声音沙哑却难掩喜悦。为了拓宽市场销路,2023年,他带领村民探索发展农村电商,不仅带火了村里的香包产业,还带动妇女在家门口就业,村集体年增收超过30万元。

  这是寿光坚持党建引领推动村集体增收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当地把“党建引领·共富乡村”作为县委书记抓党建突破项目,持续提升村集体“造血功能”。2024年,寿光市167个村集体收入过百万元。

  在圣城街道前朴里村,小吃街人声鼎沸。菜煎饼、烤生蚝、炒鸡架香气四溢,吸引不少年轻人打卡品尝。“我们把闲置地块开发成网红街市,安置了57个美食摊位,年租金收入95万元。”前朴里村党支部书记寇建光说。

  去年以来,寿光市积极开展集体增收“揭榜亮诺”活动,组织各村拿出“施工图”,推动实现“村村有项目、发展有路径”。其中,发布“强村共富合作人招募令”,对闲置低效资产宣传推介,吸引商家合作开发;每季度举办交流会,搭建互比互学、以赛促干的平台。为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,寿光筹资500万元成立“强村共富发展基金”,每年拿出2%的收益奖励优秀项目,对集体增收明显的好项目进行奖励。

  前疃村党支部书记殷凤海最近收获了一份“大奖”。他们的“番茄串起共富路”项目在寿光市交流会上获得一等奖,合作社不仅拿到5000元奖励,还获批1000万元低息贷款授信。“既有面子,又有里子,大伙儿干劲更足了。”殷凤海说。

  跨村联建,是让土地“生金”的又一个重要抓手。寿光蔬菜产业起步早,村庄里老棚、旧棚可不少。大棚升级换代需要土地资源,但一村一庄受地域限制,难以规模经营。为此,寿光市以党建为纽带,推动各村变“单打独斗”为“跨村联建”。上口镇西景明片区整合5个村的零散土地,建成1500亩景明共富园区,亩产收益从不到1000元跃升至近2万元,5个村年增收150万元。

  盘活“三资”家底,进一步推动村集体“钱袋子”鼓起来。寿光市创新搭建县镇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,通过农村“三资”进场交易,吸引有实力的竞争者参与竞价,既解决过去“熟人发包”的问题,又让闲置低效资源实现利用最大化。去年,寿光市累计完成出让类农村产权交易项目203宗,溢价率超过97%,为村集体增收2.5亿元。

  “只要动脑筋,土里能生金。我们将发挥‘强村共富发展基金’的撬动作用,支持更多优质增收项目,提升村集体的‘造血功能’。”寿光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刘洪科说。

 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5年09月30日 19 版)

(责编:彭静、彭晓玲)
微信“扫一扫”添加“学习大国”

微信“扫一扫”添加“学习大国”

分享到:
推荐阅读